DEA 创想会
引题
始建于1841年的大馆,见证了香港社会的变迁。它曾是香港的警署、裁判司署和监狱重地,也是目前香港大型的古迹保护项目之一。一面面展墙、一件件文物、一间间旧房……将大馆的转变和发展娓娓道来,同时也讲述着几代香港人对大馆的集体记忆。同时作为香港为期5期中第一期的保育·活化计划的一部分,大馆也展现了一面活化古建筑群的一例特殊案例。
第四站
香港
大馆
Tai Kwun
Hong Kong
- 大馆 局部
# |
香港大馆
Tai Kwun Hong Kong |
- Herzog 赫尔佐格 与 De Meuron 德梅隆
# |
当年国家奥委会提出具有“顶棚”命题的国家体育馆的设计招标方案的时候,票选出三个最具代表的设计方案,其中一家以钢结构建筑主体脱颖而出,其借用钢结构的交织来隐藏滑动“顶棚”,在节能减排的要求下后期国家也取消了顶棚设计。也许正是这奇妙的要求和设计的碰撞,国家体育馆有了奇怪而又形象的名称 “鸟巢”。而开创建筑结构与形式融为一体的观念的“始作俑者”便是这两位来自瑞士巴塞尔的建筑师 Herzog 与 De Meuron所主导,其于2004年携鸟巢方案入选中标。
和绝大部分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不同,他们的设计并不是从建筑的形状和外观出发,而是摒弃了芜杂的手段,直接从材料和建构人手,以最纯粹的心灵拷问上帝。即摒弃复杂意义,回归建筑本体,对材料和建构进行研究。抛弃了构图、隐喻、解构等思想,建筑展现出一种全新的纯粹的面貌。 |
- 中国国家体育馆 鸟巢
# |
宛若金属树枝编织而成的巨大鸟巢向所有人展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建筑形式。在基于强大的国家实力的驱动下鸟巢应用了许多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体现出无数技术创新亮点。可以说,鸟巢是全球最顶尖公司合力用最顶尖技术共同打造,代表现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建筑之一。
|
- 鸟巢施工期间
- 鸟巢内部 观众台视角
# |
鸟巢的外型结构看似随意,实则遵循了复杂的规则。“鸟巢”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其美观大方的建筑美学和结构工程,还树立了观众体验的全球新标准。整栋建筑的设计以人为本,确保所有观众都能拥有良好的视角、舒适的座位,使他们可以充分享受奥运赛事带来的愉悦。
|
- 大馆建筑群内最具代表的新旧立面元素
- 大馆建筑群全貌
# |
大馆位于中区警署建筑群。建筑群内包括三项法定古迹-前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监狱,是香港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历史古迹活化计划。在保持这两个院落的开放性和独特性的同时将它们重新激活,并将这里作为一个新型的城市探索空间向公众开放。在空间的功能上主要定义为用来聚会、文化交流和娱乐休闲的场所。 |
- 激光投影在古迹空间内
# |
从展示中区警署发出的驱逐手令、播放描述中央裁判司署首宗案件的动画,到在域多利监狱囚室内的动态剪影,八个历史故事空间均以不同的方式描绘建筑群的历史、故事和人物的生活点滴。 |
- 大馆一瞥
# |
除了当地政府财政支持的保育计划,但从城市空间角度思考,基于中环市区中心的地段,完整的将历史建筑群进行大规模修缮及创新融合。对于垂直空间极具追求的香港而言,这一点是一次很大的突破,也颠覆了香港本土对于空间的认知。 |
- 古迹下沉空间向上望去
# |
新楼在体量上没有参照任何历史,反而通过在向上盘旋的方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场地关系。通过增大体量,让公共空间悬空,从而保持宽敞的聚会和活动空间,引导亚诺毕道和奥卑利道上的行人在此连接点交汇。 |
- 当代艺术馆馆模型剖面图
# |
奥卑利馆的中庭入口是悬空于原来的古迹建筑之上,体现出 Herzog 赫尔佐格 与 De Meuron 德梅隆 对于建筑空间的深度思考与悬浮空间再利用。这样的入口不收风雨天气影响,是一个市民聚集的据点,也是F会堂和奥卑利翼的共同门厅。 |
- 奥卑利馆室外舞台空间
- 奥卑利馆负层楼梯
- 当代艺术馆上层楼梯
与奥卑利馆楼梯形成呼应
# |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铝材均是100%经过回收再造,让新建筑得以在历史建筑群中以别样的方式表达其现代形态和质感。铝制立面上有规律的洞孔和纹路还提供了遮阳挡雨以及部分结构作用,在从内到外回应功能需求的同时,也顾及到香港当地亚热带的气候。
立面的模块呈现出一种经过磨砺的质感,在多个模块的堆叠下有助减轻建筑整体在日照下的反光问题。在晚上,建筑内部透出的光亮则通过立面的过滤,在展现出室内的动态的同时,亦避免了为城市带来光污染。 |
# |
建筑群内不仅保留完整古迹,同时融入艺术展览馆、文创生活方式购物及创新多媒体再现古迹文化历史,都是难得的创新模式发展认知,同时也反映出现代人群对于空间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多元。 |
DEA ASSOCIATION
陳 榆
Yu Chan
DEA 轮值会长
范 彬
Peter Fan
DEA 轮值会长
DOCHINA东辰设计 联合创始人
CBA DESIGN 品牌创始人
DOCHINA东辰设计 联合创始人
DRD BRAND 再定义品牌 创始人
黃 昆龍
Kevin Wong
DEA 轮值会长
陳 春龍
Tony Chen
DEA 轮值会长
DOCHINA东辰设计 联合创始人
AMBER 琥珀设计 联合创始人
方 永傑
Jason Fan
DEA 轮值会长
AMBER 琥珀设计 联合创始人
ISSUE UNI
活动策划·编辑·设计:Pop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